Note on The Most Import Thing by Howard Marks regarding risk
Note on The Most Import Thing by Howard Marks regarding risk
風險就是能夠發生的事多於即將發生的事
投資便是處理未來。
因未來不可知,於是人們多是以"鑑往知來"試圖處理未知。財務管理近代發展便以統計方式及機率模型試圖描述未來股價或是經濟相關事件發生之事能樣貌;但事後驗證之方式過度簡化經濟事件或是公司在發展中之不確定或是所謂隠藏之風險;例如,財務上所描述風險=股價之波動性,而以常態分配表示之,且近代高度計量模型之運用,使其市場權威性之更提升;但經過2008年後,市場意識到極端風險之機率要高出許多,並且以事後單一事件之結果常把因果關係之解釋過於簡化,因為回報結果仍是0和1之結果,推導可能簡化或是低估,甚至忽略可能發生之事件之可能性,而簡化的投資的複雜度。風險就是能夠發生的事多於即將發生的事,無論科投之進步為何,一流投資人之事前主觀判斷,仍無法取代
而風險並非單一,而是非常個人化的定義,如以下是投資人更為明確之風險,其重要性遠大過股價之波動性。
- 賠錢風險
- 報酬率未能達成個人目標
- 流動性風險
- 業績不佳(經理人風險)
- 生涯風險經理人風險)
高風險=高報酬
? 乍聽為投資鐵律,但是價值投資人卻認為高報酬和低風險可能並存,方法是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若支付高價格方式投資,則反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