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0 Camino 我想要說的是…

回到台北,坐在窗前,颱風雨間歇下著,細細回憶,過去三十天的法國之路朝聖之旅,是離家最長的一段時間。我不會定義它是我過去所認知的那種旅行(你知道的,吃吃喝喝,景點打卡),而是一種從未經歷,自然去習慣,寂靜純樸的生活:步行、吃飯、睡覺。「生活是慢慢來的,只有慢下來,才能與當下真實相遇。」在這三十天裡,我學會了專注當下,不驚過去,不怖未來。每個當下都是獨一無二的,值得全心投入。而這樣的專注,讓我很自然地與自己再次連結,與他人連結,與這片大地連結。

與自己連結

慢下來,才能看見美
在現代社會,生活的節奏是那麼快,凡事講究效率與交換價值,追求利益極大的顯學,讓我這個從外島資源匱乏的小孩,在過去幾十年裡,總是有著明確的生活目標,並享受著社會階層攀爬的快感。但生活不是成就感的累積,生活是如何在當下找到與自我的共鳴。慢慢地,我似乎忘了怎麼「生活」…
一個人的寂寞,是修行的開始
這三十天的法國之路,透過每天25公里到35公里的步行,讓我重新找到那份與身體、與內心的連結。每一步踏在土地上,彷彿在提醒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步一步走,才能感受大地的回應,才能真正聽見內心的聲音。在這片寧靜的路上,每一次清晰的呼吸,都是與大地的對話;每一次的專注,都是與自我的相遇。這樣的連結,讓我重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在台北,走上一天,我們叫它「健行」,鍛鍊身體,有夥伴同樂;走上三天,攀登玉山,那叫「登山」,是一個目標的完成,與夥伴共享成就。而這三十天的朝聖之旅,則是一場完整的自我相處,禹禹獨行,像極了我們的人生!蔣勳說:「人生是孤獨的,最終我們都要學會與自己同行。」這趟法國之路,不只是一場旅行,更是一趟人生的縮影。



與他人連結

當你放慢腳步,世界便會走向你!
在朝聖之路上,這句話有了具體的體驗。每天行走在這條古老的路上,我遇見了無數個故事。每年有超過60萬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他們的步伐、他的笑聲、他的沉默,都與我的旅程交織在一起。沒有約定,沒有預期,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部書,你願意翻開,才會讀到其中的智慧。

其中有年輕的旅人,23歲剛從大學畢業,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踏上這段壯麗的旅程;也有30多歲的職業人士,利用每年的假期,四年來完成這條法國之路;甚至還有70幾歲的長者,背著沉重的行囊,不疾不徐地走著他們第七次、第八次的朝聖之路。每一個生命故事,都是我在路上的珍貴藏書。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宇宙,當你與他人對話,便是與另一個宇宙相遇。

這些交流讓我明白,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每天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國家的人交流,他們的心路歷程與感受,讓我反思自己的生活。人生的智慧,不在於年齡,而在於你是否願意打開心扉,去感受與理解。



與大自然連結

美,存在於日常生活的細節中
在法國之路上,我深刻體會了這一點。這條路延續著八百多年前的傳統,為朝聖者提供食宿的協助。每個城鎮都有庇護所,每天的住宿費用僅需5到15歐元,餐食價格也相當實惠。這樣的簡單與樸實,讓我感受到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與關懷。

這800公里的路途上,大自然的景色不斷變化,從高山到平原,每一處都以它獨特的方式與我對話。走在這條路上,這話時常在我腦海中浮現:「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只有當我們放下內心的喧囂,才能真正聽見它的聲音。」在這條800公里的路途上,竟然沒有一條流浪狗的咆哮,沒有一個小販的喧鬧,只有大自然的寧靜,我非常驚訝以及讚佩西班牙人的文化水平以及維護這個文化資產的努力。這種與自然的連結,是我在現代都市生活中難以找到的安慰與平靜。







重新啟動人生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而在於你經歷了什麼
生活是一場不斷重啟的過程,每一次重啟,都是一次新的開始。對於這次朝聖之路,我想說的是,一個月的時間只做一件事──走路,表面上看來似乎沒有什麼成就感。然而,生活的價值,不在於完成了什麼,而在於你如何經歷。當我將這三十天視為一場人生的重新啟動,它的意義便變得無比深遠。

這段旅程,不僅讓我的雙腳重新感受土地的溫度,更讓我的心靈重新找到與自我、與他人、與自然的連結。當你回到最簡單的生活方式,你才會發現,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內心的安靜與自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