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時投資的有效性
擇時投資的有效性
近期美股創新高又開始吸引投資人開始看多美股,加上理專慣常的" 動能投資"話術的加持下,投資人便開始用資金當作選票,推升美股投資熱度。
當金磚四國熱度消退,當美國股票連續漲到第五年,主要指數頻創歷史新高;許多的投資人更是在睽違5年甚至是10年後,才開始又注意到美股的投資。其實這背後代表的就是投資人相信擇時投資(不相信資產配置,五年前(次貸風暴)是不會有人談論到美國市場的投資),不管是債轉股或是股票市場(成熟市場 vs 新興市場),總希望能夠投資(重壓)到最強勢的市場;看似相當合乎邏輯,但在資本市場的效率假說的運作下;投資人最後為了後見之明而付出巨大的投資成本,包括
- 因長期追高殺低的投資行為,建立了錯誤的投資觀念
- 無資產配置的觀念,常"抓龜走鱉"-買高估(看似強勢)的市場並賣掉開始出現價值的市場(看似弱勢)
- 忽略個人及家庭的投資或理財目標的建立,而以市場交易員的心態,作財富的管理及規劃 (理財是為了家庭未來的財務需求及支出規劃,才可以確定可投資時間的長度及可承受的投資期間風險,以選擇適合的投資商品-而非是投資人去適應投資商品)
以下以近期創新高的美國道瓊指數為列,看看市場擇時(time the market)是否真的可行?!
美國道瓊指數成立至今近130年,成立時指數位置不到 100點,至今已超過15,000點(指數期間,指數價格回報超過150倍);於20世紀(100年期間)年複合成長率約5.3%,巴菲特喻為美好的20世紀。
- 成立時間 February 16, 1885
- 指數管理 S&P Dow Jones Indices
- 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ASDAQ
- 成份股數目 30
- 加權分式 Price-weighted
- 網站 Dow Jones Averages
美國道瓊指數過去30年的表現如下
1.1980年道瓊指數回報
小結
我想所謂"滾石不生苔"對於投資人而言,是最重要的投資警語,非常建議主管機關採用。
1980年代開始的兩次經濟衰退,所謂的雙底衰退(Double-dip Recession),加上在20世紀80年代的石油過剩,日本的資產價格泡沫和市場崩潰,其他政治干擾,如蘇聯在阿富汗戰爭,馬島戰爭,兩伊戰爭,第二次蘇丹內戰和中東地區的第一次起義等諸多紛纋,並於1987黑色星期五-指數當天下跌22.61%;

但1980年整體而言,道指指數創下228%的增長,從838至2,753。
但1980年整體而言,道指指數創下228%的增長,從838至2,753。
2.1990年代道瓊指數回報
1995年11月21日,道指收盤突破5000水平(5,023.55)第一次。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指數維持在7000點水平以上,並在1997年7月的8,000點水平。然而,1997年10月,亞洲金融危機促使瓊斯指數暴跌554點的損失,收報7,161.15,下跌 7.18%;雖然國際上有圍繞1998年的俄羅斯金融危機以及後續衍生產品長期資本管理對沖基金事件,道指仍超越9000級在1998年4月份期間,推朝著象徵10,000水平。 1999年3月29日的平均收10,000點關口(10,006.78)。當時證交所交易大廳的慶祝成為美國各大財經報紙的頭條。 1999年5月3日,道指實現了首次收盤站上11,000點關口(11,014.70)。
十年的總收益超過315%,從2,753到11,497。
十年的總收益超過315%,從2,753到11,497。
3.2000年代的道瓊指數回報
道瓊斯指數在2000年代初期,寬鬆的貨幣政策持續推進指數的位置,但由於日益嚴重的全球問題,如2010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迪拜債務危機和美國債務上限危機,指數的波動顯著加。
2001年9月11日,2001年的恐怖攻擊事件,道瓊斯指數下跌684.81點,或7.1%,。然而,道指在襲擊發生後不久,開始有上升的趨勢,並迅速收復全部失地,並於當年度收高於10,000。
一系列的“救市”活動,包括2008年緊急經濟穩定法案“,提出並實施了由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美國財政部,以及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資助的銀行合併,並沒有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經過近半年的極端波動期間,道瓊斯指數經歷了其最大的一天點損失,最大單日點數漲幅,日內最大範圍(1000多點),指數收於新的12年低點6,547.05 -2009年3月9日(日內低點6,469.95 ),1997年4月以來的最低收盤價,並已失去了其價值的20%。
邁向2009年下半年,平均朝10,000點水平反彈,市場的樂觀情緒逐漸集結;預期2000年代後期,經濟衰退以及美國房地產泡沫和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因全球政府的"救市運動"持續獲得緩和。
這十年,道瓊斯指數是以負報酬收場,指數由11,497,拉回至10,428,約-9%的回報。
小結
- 在2013年3月5日,道瓊斯指數收於14,253.77點,再創新高;並於2013年5月3日,道瓊斯指數突破首次15000點大關。 相較2010年底指數的位置,過去三年,指數也悄悄地上漲了5000點,近50%的漲幅。
- 當人們每天或是每週汲汲營營地回顧指數的漲跌及為漲幅去合理化可能的新聞事件,再比較回顧過去130年及過30年市場的重大政經事件 ,我們是否還是認為猜測市場的走向,然後決定進出市場的時間點是有效的呢?
- 市場及經濟體俱有自我修復的能力,而指數漲跌更是最佳的領先指標;我想就個別投資人要領先市場預測經濟及公司走勢獲得超額回報;不如實際些,從了解自己的財務需求並了解投資工具之持性是更可以確實地確保投資及生活的品質。
我想所謂"滾石不生苔"對於投資人而言,是最重要的投資警語,非常建議主管機關採用。
留言